台北大橋頭延三商圈發展促進會

商品類別:商圈

商品介紹:台北市延平北路三段124號

修改日期:2013-05-06

臺北市為米食發展之重鎮,而大橋頭延三商圈內的粿仔街即為臺北市米食文化發源處。大橋頭延三商圈近原臺北橋,即是大同區延平北路三段、迪化街二段這一帶,早期又稱作草埔仔、四坎仔,由於鄰近淡水河,因灌溉方便、地勢平坦、土壤肥沃,因此自古盛產稻米,居民便用此研發出各項米食產品~各類粿、粽、如紅龜粿、草仔粿、菜頭粿、油蔥粿、梗仔粿、芋粿、發粿、鹹甜粿、油飯、圓仔、米糕、粿仔湯、米苔目、米漿、米粉等,這些產品便是傳統農業社會中除了作為補充勞動體力之外,更是年節拜拜、節慶謝神中不可或缺的應景祭品。

除了祭祖拜神之用、供作平日副食點心外,早在清光緒年代米食工廠就已相繼成立,更將產品批發轉售各地,極盛時聚集達上百家米食工廠專門產製粿與粽及其他米食產品,炊煙裊裊蒸米食之景象處處可見。本區曾是北臺灣最重要的米食產品生產、批發重鎮,甚至包括九份芋圓也是源自本地,因此有「粿仔街」或「粿穴」之稱,造就今日大橋頭延三商圈粿仔街的特殊人文基礎與產業特色。

臺北大橋頭延三商圈位於臺北橋下,整體範圍為臺北橋下起往北橫跨伊寧街、民族西路、酒泉街至敦煌路止。目前商圈包含最具老臺北人口味的延三觀光夜市、歷史悠久的延平北路中古機車街、以及臺北米食聚落之稱的粿仔街,而米食商圈重點粿仔街部份則位於迪化街三段及底之巷弄。

街區內聚集約15家米食業者,主要以家庭式廚房即工廠之型態從事生產,並以食品行之名義進行批發販售,產品以傳統各式米食產品像粿、粽與米苔目等,消費者來自米食中盤商、菜市場、攤販為主,所以許多批發商在凌晨三、四點就會來此批貨,尤其在逢年過節或是大拜拜前夕更為熱鬧。

商圈具有豐富之鄰近資源,除鄰近淡水河畔外,由商圈往外延伸,西可擴展至孔廟、保安宮、大龍峒;往南有大稻埕迪化街,而巷弄內延三商圈有如聖公媽廟、天師宮、廣信府等三處人文地標,並還有些具古味但已空廢之歷史建物。

連絡電話
行動電話0952-158-077
傳真號碼2598-7369
電子信箱jennychen18@hotmail.com
網站